賓大學生PS造假被退學瘋傳外網,揭露美國大學申請亂相
2022-01-20 05:48 來源:美國續航教育
原標題:賓大學生PS造假被退學瘋傳外網,揭露美國大學申請亂相
很多美國大學不誠信相關的新聞都是學生論文抄襲、考試代考。最近,美國多家媒體報道了一則名校學生Personal statement造假被退學的消息。故事的主人公是24歲的女學生麥肯齊·菲爾西頓(Mackenzie Fierceton),我們就簡稱她為“小麥”。這個美國女孩來自密蘇里州,本科就讀的是美國TOP10的賓夕法尼亞大學。2020年11月,她成功申請到了英國的牛津大學,這可是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二的頂尖名校。不僅如此,她還獲得了牛津大學享有盛譽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 )。根據牛津大學官方消息,羅德獎學金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研究生獎學金,每一年只有32個名額給美國學生,比較知名的獲獎人包括美國的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和美國現任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
賓大學生作假, 第一代大學生身份被拆穿
小麥同學進入世界頂尖名校的敲門磚是“裝窮”和“賣慘”。在申請大學和研究生的時候,小麥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很多頂尖大學都看重的“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大學生人設。所謂的第一代大學生指的是家庭里第一個上大學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的父母,祖父母都沒有上過大學。
如果你經常關注美國高等教育相關資訊,就會發現,很多新聞都以第一代大學生為主題。過去的十幾年,美國的高等教育一直在努力改革,希望能給更多低收入、少數族裔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不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都傾向于錄取第一代大學生,把培養這些學生看做是大學的重要作用。幾年前,美國新聞與報道US.News還調整了給大學排名的指標,新加了一項“社會流動性”的指標,通過統計錄取學生的人數和第一代大學生畢業率等評判一所大學的教育成果。美國的政界也有不少人推動各種法案,旨在為第一代大學生排除障礙。
在獎學金項目的個人陳述(PS)中,小麥很直接地說,她將成為家里第一個上大學的人。她說自己的家庭收入很低,她甚至還遭遇過母親的虐待。經歷了種種困境,她還是保持了優秀的成績,她的堅韌打動了獎學金項目的審核團隊。2020年10月,麥肯齊·菲爾西頓正式獲得羅德獎學金。獎學金名單公布后,還有媒體采訪了小麥同學,并公布了她的背景和經歷。
然而,一位匿名舉報人告訴學校,小麥同學并非來自貧困家庭。她曾經居住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的一個高收入學區,中學就讀的是每年學費高達29,875 美元的私立學校。她也不是什么第一代大學生,她的母親是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放射科醫生,她的祖父也上過大學。記者了解到消息后,很快就找到了那所私立高中的資料,還發現了她參加跳傘和騎馬活動的照片。就這樣,她的第一代大學生人設被拆穿,證據鑿鑿,小麥只能從牛津大學退學,也被獎學金除名。
展開全文
想申請大學,“賣慘人設”最吃香?
小麥同學的故事被英美兩國多家媒體報道,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很多家長和教育者都表示,高中生在入學論文中編故事似乎已經是“常態”,而眾多故事之中最受歡迎的主題就是克服困難。很多大學給出的論文題目都有:你遇到過哪些困難?你克服了什么障礙?而準備申請大學的高中生都是16-18歲的青少年,普通的孩子怎么會遇到那么多困難,有那么多障礙?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從小無非是按部就班,上完了小學上中學,上完了高中上大學,但是如果寫不出什么障礙,就會被招生官忽略。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進入了“沒有困難也要創造困難”的狀態。
隨著大學傾向于錄取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學生來提高“多樣性”,很多白人都開始假裝自己是少數族裔。根據2021年的一項調查,白人學生為了獲得優勢而對自己的種族撒謊,調查發現 34% 的白人學生承認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謊稱自己是少數族裔;在這些學生中,48%的人謊稱自己是美洲原住民,75%的人被他們選擇的學校錄取。
“賣慘”行不通,就得靠“吹?!?/strong>
如果申請的時候不能走“賣慘”路線,那就要靠“吹?!?,現在的學生可以提高背景的項目真是五花八門。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有些高中生會在他們的申請文書中聲稱他們“出版”了一本小說或回憶錄,實際上只是“他們的父母花錢在自助出版機構制作了一本看起來像書籍的東西”。很多學生會描述他們在發展中國家的“有意義的”志愿工作,實際就是父母資助的出國旅行,純粹是為了大學論文的素材。據悉,還有學生給他們從未完成的研究注冊了專利?,F在,美國大學的招生協會已經提出一個新名詞“欺詐性學生專利”,業內交流中,招生官提醒其他同行,一旦看到一個學生在個人文書中提到自己有什么專利,就要提高警惕!